2019年5月29日下午,应4556银河国际在线邀请,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弘教授,在教学7号楼308会议室作了题为“印度初期佛教的非宗教性”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秦丙坤副教授主持,院长何玉红教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杨同军教授及5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张弘教授首先以历史与语言研究之关系作为引言,从19世纪初欧洲历史学家的语言学背景,至民国初年傅斯年等成立的历史语言研究所,追溯了历史与语言密不可分的学术传统。之后,张弘教授又从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两种性质的宗教展开探讨,认为自然宗教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以自然神为崇拜对象;人为宗教则解决人与人、人的自我冲突的问题,以人格神为崇拜对象。最后,张弘教授结合印度早期达罗毗陀文化、雅利安文化及其经典的分析,对印度初期佛教实践性、伦理色彩进行分析,认为佛陀以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的因缘创造,取消了神的存在,故而印度初期佛教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而是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至大乘佛教才开始形成以神及神迹为特征的宗教。
报告结束后,张弘教授就初期佛教的主要依据材料、魏晋时期佛经的指向及成文佛经的出现年代等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